焦点报道:青少年人文素养不可或缺 ——聚焦《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三)
发布时间:2023-06-17 09:03:02 来源:科普时报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人文素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素。科学教育要重视广博的人文知识积累,树立健全的人文思想,培养乐于奉献的行为规范,用人文素养助力青少年实现科学家梦想。

人文知识: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学是感知和解释现实的主要方法,是人类创造的一个体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不仅与科学知识本身有关,还与科学知识的产生和传承路径与方式密切相关。重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科学史等广博的文化知识积累,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通过长期而系统地观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逐步形成共识,人类才朝着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让古埃及成为几何的故乡。古希腊人阿波罗尼奥斯的《圆锥曲线》,为1800多年后开普勒、牛顿、哈雷等研究行星和彗星轨道提供了数学基础。卢卡·帕西里奥在1509年出版的《神圣的比例》,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在高耸的法国埃菲尔铁塔、神秘的巴黎圣母院、巍峨的埃及金字塔、残败的雅典帕特农神庙等人文景观中,都能觅到黄金分割的痕迹。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因为有阴晴雨雪,所以必须建房排水;为了吃饭生存,就要渔樵耕读;为了沟通交流,就需要语言文字;为了表达情感,就要唱歌跳舞;为了理解山川河流,就要苦求万物之理。在这样的“需求—建构—成熟”的不断循环过程中,数理化、政史地等学科知识才慢慢成熟起来。把握像数学、物理、化学等演变了上千年的学科思想,才能把握现代科学的脉搏。

人文精神:科学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更深层次的内核,是青少年编织科学家梦想的核心和灵魂。在天文、航海等领域,斗转星移、航线测定等运动现象,带来了函数的概念。远距离的平均坡度到极短距离的平均坡度,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对这类问题的思考产生了微分的思想。人类的强烈好奇心和天生对秩序、逻辑、知识的热爱的驱使,推动了整个科学体系的前进。

1945年,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在《世界无线电》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地外中继——卫星可以实现全球无线电覆盖吗?》的论文,为全球卫星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在人们将离地球4.2万千米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克拉克还写了以“太阳风”为动力的太阳帆船,引起了航天部门的注意。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应特别重视科普阅读,培养青少年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人文行为:科学教育的外显和表现

人文行为,是个体在日常生活、行为举止中的外在表现。青少年科学教育中需重视勇于实现自我和奉献社会的行为规范养成。日常生活中,煮饭做菜、电器使用、垃圾回收,每一个人文行为背后都能折射出个体科学素养。整合科学教育资源,活化科学教育的形式,丰富个体对生活的意义体验,促进个体人格和精神的健全发展,才能开拓科学教育新境界。

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现场生成性。学生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本质上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学校和社会所能做的就是为学生发展和成长,提供某种支持和帮助。引导孩子们用感觉去感知世界,用大脑去思考世界,将学科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融合,超越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转向重体验、重价值观、重情感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把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到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视角中来。

教育生活,是一种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行动的实践。人文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形成正确的人文行为的关键。科学教育加法首先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师)

标签:

x 广告
金融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租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